病蟲害問題並非全球暖化後才出現,人類自有農耕行為以來,病蟲害就一直存在。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相當廣泛,甚至可以左右民主制度的起源。
--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曾德賜教授
起因:愛爾蘭賴以為主食的馬鈴薯發生病變,疫病延燒數年
當時政策禁止
進口馬鈴薯
沒有相關
農業藥物
全國糧食
日益匱乏
導致上百萬人民餓死街頭,甚至逃離國境,為歷史上著名因植物疫病引發的嚴重飢荒
正確控制劑量,
針對需施藥的作物噴灑。
有些劇毒農藥,雖然毒性極強,食用過多會對人體產生大程度的傷害。
農藥如果使用得宜,便會為
作物帶來正面影響。
現代人普遍對於「農藥」的使用存在不良印象,認為只要施用農藥必定對人體及土地帶來惡性影響
每年可減少「成噸的」額外農藥使用,且能在植物根源遏止病蟲散播,一勞永逸。
曾德賜
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
台灣農藥使用量統計圖表。
資料來源/臺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。
台灣的「休耕」制度
即是造成病蟲害嚴重的問題所在
-台灣植保公會 林崇寶理事長
當休耕田區越多,鄰田種植作物的農民便易遭到病蟲害,導致需施用更多農藥。
農藥並非原罪而是工具
台灣目前最需要注意的是
安全用藥問題
台灣的非法農藥販賣問題十分嚴重,政府應設法加強農民遵守農藥使用規範及相關教育。
濃度高、
未標示合理用量
符合快速成效
1.易使用過量
2.過早收成
不當使用農藥除了農民會有觸法風險,殘留藥劑也可能破壞土壤或水源,進而影響下一期作物收成,而消費者端最直接的影響,即為藥劑殘留所導致的食安問題。
什麼樣的病蟲害
需要對應哪些藥物?
如何正確地使用藥物?
該施加多少劑量?
植物醫師的重要性 =「專業度」的差異
曾德賜
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
部分農藥商並無具備專業背景,缺乏用藥專業評估或誤判植物的病蟲害問題,故「專業度」的差異,就是植醫存在價值的必要性。
現今台灣科技進步,設備儀器性能不斷提升,農藥的檢測方向與標準也更為完善,為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,除考量藥效與藥劑毒
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
黃莉欣博士
性對人體、環境、土壤、微生物、動植物的影響,也重視農藥對底泥生物如搖蚊的毒性評估。國內微生物製劑技術不斷地改進,未來則朝向更多元的劑型研發,使藥效更持久,並延長保存期限,提升藥劑的穩定性便於農民使用,降低特殊保存設備的需求。
當前低風險農藥研發除了生物製劑、天然資材及生化劑型等無毒性資材,現行技術也有使用微膠囊顆粒等對農民較為安全的技術發展,而這些新型農藥也可與傳統農藥輪替使用,減少傳統農藥因長久使用而產生過高的殘存性問題,以降低農藥殘留。
應將農藥逐漸轉化為預防性工具,即在植
物種植過程中以預防為主減少治療藥物使用,將農藥使用量降到最低。
台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
林崇寶理事長
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
洪挺軒院長
對於地下非法農藥工廠或農藥商,近年來在防檢局的努力下已獲得改善,包括農藥實名制、植物醫師制度的推動,均促使違藥、劣藥等問題逐步解決。